關于切實抓好2024年小春生產工作的通知
各村(居)民委員會:
小春生產是2024年農業生產的重要開端,是奪取夏季糧油豐收的關鍵。根據綿陽市農業農村局《關于切實抓好2024年小春生產工作的通知》(綿農發〔2023〕177號)要求,為確保我鎮2024年小春生產工作科學有序推進,保障糧油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,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。
一、明確思路目標
(一)總體思路
加強耕地種植用途管控,堅持“以糧為主、糧經統籌”,穩定小麥,擴種油菜,建良田、推良種、用良法、配良機、強良制,全力推進小春糧油作物單產提升,多產糧、產好糧,努力實現夏糧豐產豐收。
(二)具體目標
“兩穩兩擴三提升”,即穩定小春糧食和冬春蔬菜面積,擴大油菜和優質專用小麥面積,提升小春農業機械化水平、社會化服務水平、糧油質量效益水平。全鎮計劃小春糧食面積3.5128萬畝,總產量1.11萬噸以上;其中,小麥播種3.0120萬畝,總產量0.99萬噸以上。油菜面積4.2030萬畝,總產量0.84萬噸以上;蔬菜面積0.95萬畝左右。
二、突出工作重點
(一)穩定提升糧油播栽面積。全村作為糧油生產主要產區之一,穩定小春糧食、擴種油菜事關糧食安全和植物油脂有效供給。要認真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,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油種植,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油種植,堅決遏制耕地“非糧化”。持續推動撂荒地整治,加大冬閑田土綜合開發和低質低效園地騰退利用力度,確保應種盡種,夯實面積產能基礎。
(二)調整優化小春產業結構。突出市場需求導向,大力調整優化糧油作物品種結構、品質結構和區域布局,提升糧油等重要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水平。因地制宜發展馬鈴薯、豌胡豆等市場緊缺特色糧食產品,增加種植效益;大力發展專用糧、“天府油菜”等特色優質專用品種,推動小麥、油菜兩大小春主要作物向優質高效發展轉變;進一步推進小春產業布局優化,恢復稻茬小麥、擴大稻茬油菜。
(三)推進產業全鏈融合發展。以現代糧油園區建設為載體,堅持一、二、三產業深度融合,大力推廣“產購儲加銷” 一體的現代糧食體系,帶動全鎮現代糧油產業全鏈融合、綠色高質量發展。高水平繼續推進“天府菜油”暨產油大縣項目建設,綜合開發“菜、花、蜜、油、肥、飼”多種功能,支持培育“天府菜油”知名區域公共品牌。
(四)協同推進生產技術到戶到田。繼續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力建設,引導服務主體從耕種防收單一環節服務為主向“菜單式”“保姆式”“ 一站式”的綜合托管、全程托管服務拓展,有效解決小農戶勞動力、技術和裝備短缺問題。集成推廣一批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,大力推廣以免耕帶旋播種技術為核心的小麥全程機械化技術、兩段機械化收獲技術為核心的油菜全程機械化技術;加強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示范建設,推廣糞肥還田、秸稈還田、增施有機肥等有機肥替代化肥技術,推廣機械施肥、種肥同播、水肥一體化等高效施肥方式,加大水溶肥料、微生物肥料、緩釋肥料等新型肥料應用。整建制推進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,加大生物農藥、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、現代高效植保機械等應用,建設小春糧油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基地,輻射帶動全鎮小春糧油主產區綠色增產技術推廣面達85%以上。持續抓好農業資源廢棄物綜合利用,推動農業減碳和減少“白色污染”。
(五)加強防災減災措施落實。警惕“華西秋雨”對小春生產帶來的災害風險,積極應對自然災害,針對稻田漬害、冬季低溫、冬春干旱等自然災害,提前制定預案、積極落實應對措施,努力把災害損失率降到最低。強化小春作物病蟲草鼠害監測預警,突出抓好農田雜草安全防除、秋播藥劑拌種、春前小麥條銹病查治、農區秋季滅鼠、穗期病蟲綜合防控等防災減災技術措施落實,力爭全鎮小春作物病蟲危害損失控制在4%以下。
三、強化保障措施
各村(居)民委員會:要結合本地區小春糧油生產實際,制定工作方案,強化任務落實、政策資金落實、技術措施落實。要嚴格執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,進一步完善考核機制,切實加強小春生產的組織領導和宣傳發動,迅速掀起小春生產熱潮。要嚴格落實國家、省、市、區有關強農惠農政策和涉農項目,確保執行不走偏,貫徹不走樣,進一步調動農戶的生產積極性。特別要發揮項目資金對油菜擴面的撬動作用,確保擴種任務完成,要切實根據農資需求預測,抓好調度調劑,配合開展秋冬農資打假利劍行動,保障小春生產農資供給和質量安全。
綿陽市游仙區魏城鎮人民政府
2023年10月25日